铝合金电动百叶窗安装应用标准详解
    一、安装前准备标准
    尺寸测量规范
    外框测量:需分别测量窗子上、中、下最宽处(宽度)及左、中、右最高处(高度),取最大值作为外框尺寸依据。
    内框测量:采用相同方法测量内框,确保数据准确性。
    窗口深度要求:
    平开或固定安装:深度需≥8cm;
    单扇推拉式:深度需≥10cm;
    双层推拉式:深度需≥15cm;
    折叠式安装:预留深度≥10cm。
    不规则窗口处理:若窗口宽度或高度差>5mm,需在两侧或上下加装木方修正,确保百叶窗安装平整。
    材质与配件标准
    型材要求:
    主体采用高强度稀土铝合金,表面处理需符合GB/T5237标准(如阳极氧化、粉末喷涂等);
    型材厚度≥3mm,确保抗风压强度及开合寿命>10,000次。
    玻璃配置:
    推荐使用8LOW-E+1.52PVB+8夹胶钢化玻璃,宽度145mm;
    叶片最大旋转角度>70°,满足通风与防雨需求。
    密封材料:
    副框需配备三元乙丙密封胶条,卡扣固定玻璃叶片;
    密封胶条需具备耐候性,防止雨水渗漏。
    电动系统标准
    电机要求:
    外置式电机功率≤40W,电流≤1.9A,支持大面积传动(最大12㎡/台);
    电机需配备手动/电动切换器,便于应急操作。
    控制系统:
    需与消防控制中心联动,火灾时1分钟内自动开启至70°以上;
    具备远程手动紧急开启功能,符合消防优先原则;
    电动推杆输入电压24VDC,防护等级≥IP65,锁紧力>2000N。
    安全认证:
    电动控制系统需通过国家消防检测机构型式检验,并获得3C认证。
    二、安装过程标准
    固定方式
    边框固定:使用钢片连接窗框与墙体,确保牢固性;
    电机安装:电机可外置于百叶窗边框或指定物体表面,便于操作与维护;
    轨道安装:轨道需从顶部到底部拉平,使用木条或钢条固定,确保平整度。
    防水与密封处理
    叶片设计:采用全覆盖卡扣式叶片,关闭时上下叶片互相卡扣,防止雨水渗入;
    排水结构:下轨需设置排水孔(直径4mm,间距500-800mm),快速排出积水;
    缝隙填充:窗框与墙体间隙需填充密封材料,防止漏风漏雨。
    电气安全标准
    线路布置:电线需穿管保护,避免机械损伤;
    接地处理:电机及控制系统需可靠接地,防止触电风险;
    绝缘测试:安装完成后需进行绝缘电阻测试,确保符合电气安全规范。
    三、安装后验收标准
    功能测试
    叶片开合:通过拉珠或遥控器测试叶片0°-105°翻转功能,确保无卡顿;
    电动控制:验证电机启停、调速功能,检查手动/电动切换是否顺畅;
    消防联动:模拟火灾信号,测试百叶窗1分钟内自动开启至70°以上。
    性能检测
    气密性:关闭状态下,室内外压差50Pa时,漏风量≤1.5m³/(m·h);
    水密性:模拟暴雨天气(降雨量50mm/h),叶片无渗漏现象;
    抗风压:承受35m/s风速时,百叶窗无变形或损坏。
    外观与清洁
    表面质量:无铝屑、毛刺、油污,连接处无胶粘剂外溢;
    清洁维护:提供清洁工具及方法(如麻布手套+中性清洁剂),确保长期美观。
    四、应用场景标准
    建筑类型
    机房/办公楼:单层调节百叶窗,用于采光、散热、防风;
    消防排烟窗:电动百叶窗需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,满足通风、排烟需求;
    住宅/公寓:推荐双层中空百叶窗,隔音降噪(降低噪音≥30dB),节能保温。
    环境适应性
    温度范围:-20℃至+59℃,相对湿度≤95%RH(无凝结水);
    耐腐蚀性:沿海或高湿度地区需采用氟碳漆喷涂型材,厚度≥30μm。
    安装位置限制
    室外安装:单幅尺寸宽度≤1.2m,高度≤1.6m;超大尺寸需分体安装,连接处使用铝连接件;
    朝向建议:避免阳光直射,优先选择朝北或背阳房间,延长使用寿命。